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廢絲箱。
背景技術:
1、在下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紡絲裝置中,作業(yè)者使用吸入裝置(吸槍)將行進的絲線引導至導絲輥和卷繞部位的線軸。具體而言,在吸入裝置連接有用于產生吸入流的壓縮空氣管路,在將絲線吸入到吸入裝置中的狀態(tài)下,將絲線引導至導絲輥和線軸。在紡絲裝置工作時,紡絲后的絲線被導絲輥拉出,在拉伸后被卷繞于卷繞部位的線軸。另外,在吸入裝置連接有廢棄管路,吸入裝置經由廢棄管路與廢棄容器(廢絲箱)連接。由此,吸入裝置內的廢絲與壓縮空氣一起被輸送至廢棄容器。
2、現(xiàn)有技術文獻
3、專利文獻
4、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20-502381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2、在此,在上述紡絲裝置中,如上所述,吸入裝置內的廢絲與壓縮空氣一起被輸送至廢棄容器,并被收集到廢棄容器內。此時,存在吸入裝置的吸入動作所產生的聲音傳播到廢棄容器,在廢棄容器產生由該吸入動作引起的噪音的問題。因此,在收集廢絲的廢棄容器(廢絲箱)中,希望設為抑制噪音的結構。
3、本發(fā)明考慮到上述事實,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噪音的廢絲箱。
4、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5、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該廢絲箱收集由吸引部吸引到的廢絲,所述廢絲箱具備:箱體,其形成為中空箱狀;隔壁,其將所述箱體的內部劃分為入口室和出口室,并且具有在板厚方向上貫通的多個通氣孔且抑制所述廢絲的通過;流入部,其設置于構成所述入口室的所述箱體,并將所述廢絲流入所述入口室的內部;以及流出部,其設置于構成所述出口室的所述箱體,并使與所述廢絲分離后的空氣從所述出口室流出,所述流入部以及所述流出部設置于與所述箱體中的和所述隔壁在板厚方向上對置的壁部不同的壁部,并且所述箱體的內部是所述流入部以及所述流出部以外的部分被封閉的空間。
6、在上述結構的廢絲箱中,具有通氣孔的隔壁設置于箱體的內部,通過隔壁將箱體內劃分為入口室和出口室。在構成入口室的箱體設置有使廢絲流入入口室的流入部,在構成出口室的箱體形成有使與廢絲分離后的空氣流出的流出部。另外,流入部以及流出部設置于與箱體中的和隔壁在板厚方向上對置的壁部不同的壁部。由此,從吸引部向廢絲箱傳播的聲音在廢絲箱內反復反射,因此能夠減小從流出部向廢絲箱的外部漏出的聲音的強度。因此,能夠抑制廢絲箱的噪音。
7、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其中,所述隔壁以相對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作為板厚方向進行配置。
8、在上述結構的廢絲箱中,隔壁以相對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作為板厚方向進行配置,因此通過隔壁將箱體的內部在相對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劃分。由此,箱體的下壁構成入口室的下壁,因此例如能夠將流入入口室的廢絲良好地貯存在箱體的下壁上。因此,能夠不阻礙廢絲箱的廢絲收集功能地將隔壁設置于廢絲箱內。
9、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其中,所述流出部設置于所述箱體的下壁。
10、在上述結構的廢絲箱中,流出部設置于箱體的下壁,因此能夠使出口室內的聲音從流出部朝向廢絲箱的下側的空間漏出。由此,在將箱體設置于地板等的情況下,能夠使出口室內的聲音從通常位于比作業(yè)者的頭部靠下側的廢絲箱的下壁朝向與作業(yè)者的頭部相反的一側漏出。因此,能夠進一步抑制廢絲箱的噪音。
11、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其中,所述流出部的開口面積設定為所述流入部的開口面積以上。
12、在上述結構的廢絲箱中,流出部的開口面積設定為流入部的開口面積以上,因此例如與流出部的開口面積設定為比流入部的開口面積小的情況相比,能夠抑制從流入部流入廢絲箱并從流出部排出的空氣的空氣阻力的增加。由此,能夠使通過隔壁與廢絲分離后的空氣從流出部良好地排出。
13、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其中,所述箱體形成為矩形箱狀,所述隔壁形成為矩形板狀,在所述箱體的內部,在板厚方向上分離地設置有一對所述隔壁,所述箱體的內部通過一對所述隔壁被劃分為所述入口室和一對所述出口室,在一對所述出口室之間配置有所述入口室。
14、在上述結構的廢絲箱中,一對隔壁設置于箱體內,箱體內通過一對隔壁被劃分為入口室和一對出口室,并且入口室配置于一對出口室之間。由此,能夠使從出口室的流出部漏出的聲音分散。因此,能夠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廢絲箱的噪音。
15、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其中,吸音構件設置于所述入口室和所述出口室中的至少一方。
16、在上述結構的廢絲箱中,吸音構件設置于入口室和出口室中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夠通過吸音構件吸收箱體內的聲音。因此,能夠進一步減小從流出部向廢絲箱的外部漏出的聲音的強度。
17、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其中,所述吸音構件配置于不堵塞所述流入部及所述流出部的位置。
18、在上述結構的廢絲箱中,吸音構件配置于不堵塞流入部及流出部的位置,因此能夠抑制廢絲從流入部向入口室的流入受到阻礙的情況,能夠抑制空氣從流出部的排出受到阻礙的情況。
19、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其中,所述吸音構件覆蓋所述箱體中的和所述隔壁在板厚方向上對置的壁部的內周面,并且所述吸音構件與該內周面鄰接地配置。
20、在上述結構的廢絲箱中,吸音構件與箱體中的和隔壁在板厚方向上對置的壁部的內周面鄰接地配置,因此能夠抑制入口室或出口室的體積減少。
21、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是一種廢絲箱,其中,所述吸音構件覆蓋所述箱體中的和所述隔壁在板厚方向上對置的壁部的內周面,并且所述吸音構件相對于該內周面分離地配置。
22、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中,吸音構件相對于箱體中的和隔壁在板厚方向上對置的壁部的內周面分離地配置,因此在壁部與吸音構件之間形成有空氣層。因此,能夠將相對于廢絲箱內產生的聲音的、吸音構件的吸音頻帶擴展到低頻的頻帶。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由吸音構件造成的吸音效果。
23、發(fā)明效果
24、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或以上的實施方式,能夠抑制噪音。
1.一種廢絲箱,收集由吸引部吸引到的廢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絲箱,其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廢絲箱,其中,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廢絲箱,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廢絲箱,其中,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廢絲箱,其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廢絲箱,其中,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廢絲箱,其中,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廢絲箱,其中,